践行科普为民,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到潮安区赤凤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2024-12-16 15:46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普惠共享,近日,潮安区赤凤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赤凤镇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第一批成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的协助下,联合广东水产学会、广州博疆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赤凤镇开展“科技兴农,助力‘百千万工程’”全国科普日活动。镇村领导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参加活动。

  在镇文化站,珠江所发挥部门科研优势,由广东省科普名师郭秀平现场讲授水产养殖和水产监测要点,为当地村民普及常见鱼病诊断与药物安全使用宣传。通过演示水质检测要领,并结合渔业生产实际帮助养殖户识别常见鱼病,树立规范用药意识,提高养殖户的质量安全观念,使养殖户自觉科学用药,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安全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广州博疆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讲师王旭给村民们带来了惊奇火焰掌、粉尘爆炸等一系列的科普秀,并开展急救小课堂。通过模拟面粉厂等有大量粉尘的地方发生爆炸的实验,解释为什么食用的玉米淀粉会爆炸。针对成人和幼儿异物卡喉时的应急处置,讲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三个要点:“剪刀、石头、布”,诠释了人人都是生命守护神的意义。在科普现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用潮汕方言讲解科普秀,并延伸到厨房防止和处置粉尘爆炸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禁止明火、隔离危险区域、切断电源、切断可燃气体和原料供应等等。通过“实验+实操+体验”的多元化宣传模式,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科普宣传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微信图片_20241224154516.png

  在峙溪中心学校,珠江所科普讲师以趣问趣答的形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鱼类知识小课堂。郭秀平老师引用唐诗《小儿垂钓》中“怕得鱼惊不应人”解答了鱼有听觉器官,能听到声音。通过讲述鱼的眼睛结构,鱼没有眼睑,解开了“鱼睡觉也是瞪大眼睛”的谜底。梁海尧老师借助充气气球模拟鱼鳔的工作原理,当气球在水体中排气或充气后,气球所处水位上升或下移,阐明鱼鳔具有调节鱼体比重、使鱼类轻松地停留在水体各层的作用。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触发了小脑袋思考的开关,孩子们提出了千奇百怪的问题:鲸鱼是鱼吗?鱼在陆地上走吗?……老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播种科学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41224154520.jpg

  广州博疆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旭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掌上火焰、探寻燃烧三要素、液氮制造云雾梦幻仙境等一系列奇幻科学秀。通过掌上火焰魔法实验,破解了 “火焰掌”的秘密;在感受“火焰掌”的热情后,同学们与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亲密接触,并见识了液氮的快速粉碎能力;让孩子们开心不已的是“液氮云雾”实验,低温的液氮和遇到高温的开水,两者巨大温差,形成了白色水雾;最后孩子们完成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强大力量。趣味的科学实验和互动体验,激发出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活动结束后,珠江所会同赤凤镇人民政府和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向学校捐赠了米、油等一批爱心物资,并为学校贫困学生送上了助学金。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更传递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孩子们未来的殷切期望。

  微信图片_20241224154524.jpg

  此次活动为赤凤镇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让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下一步,赤凤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珠江所和驻镇帮扶工作队将继续联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和帮扶活动,在营造科普知识传播良好氛围的同时,也结合镇域实情,立足长远规划,着眼现实需要,积极统筹各方力量为所在镇村解决实际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