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2023年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揭晓!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压实河湖长责任,重拳治理河湖乱象,系统提升治水效能,河湖面貌实现持续向好。
近日,经市第一总河长、市总河长同意,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潮州市2023年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根据《潮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3年度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经综合评定,2023年度全市3个县(区)考核等次均为良好以上,其中潮安区为优秀等次,饶平县、湘桥区为良好等次。全市23位县(区)河长湖长、25个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考核中均评定为优秀等次。
一、发挥河长制平台统筹作用,高效能推动河湖保护治理
市级河湖长领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深入一线巡查督导,召开全市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市治水兴水工作。发出本年度1、2号总河长令,动员推动河湖长制重点工作攻坚行动和全面推进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工作。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履职尽责,认真巡河督导、组织研判治河工作,全市各级河湖长共巡河超6万次。
优化河湖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河湖管理,对部分事业单位进行优化、调整,整合优化全市河湖管理队伍,设立市河湖与水资源管理中心,进一步增强河湖管理力量。
加强宣传带动。结合绿美广东等重点工作,依托“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重要节点,围绕河湖管护、水土资源保护、水源涵养、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联合市林长办、团市委等开展“绿美潮州,共数青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等宣传活动;发挥民间河长、河湖保护志愿服务队、河湖专管员一线管护和宣传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卫生保洁、巡河劝导等活动。发出《倡议书》加强对城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规游泳、垂钓行为管理力度,强化防溺水宣传、游野泳劝导。
强化督促指导。以河湖长履职、枫江整治、河湖“清四乱”、碧道建设等工作为重点,市河长办各副主任单位严格落实综合督查与重点工作专项督查相结合的督查机制,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
二、紧盯重点难点工作,统筹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
重点攻坚水污染防治。围绕枫江深坑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等重点工作,深入推动枫江、黄冈河、内洋南总干渠、内洋西总干渠综合治理。全市共新增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完成枫江流域945公里市政污水管网及533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进浮洋镇污水处理厂、大岭山污水处理厂建设。
持续推进水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侵占河湖岸线问题专项整治和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工作,共核查河湖“四乱”图斑2159个。全域开展“清漂”,累计清理河道约5000公里,清理水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清理漂浮物约5.62万吨,累计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河道行洪能力及卫生环境大大提升。
有效加强水源涵养。完成1宗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完成林分优化6.5万亩和森林抚育2.98万亩,持续优化森林林分,改善林相,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三、强化综合管护,探索幸福河湖建设路径
强化河湖岸线管理。完成1745公里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推动河湖水域岸线规划编制,加强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利用与管理。严格涉河涉水利工程项目的管控,配合推动仙洲岛潮人公园和东南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推动万里碧道建设。全市累计建成碧道约140公里;完成韩江意东堤意溪水厂至渡口公园堤段滩地整治工程,巩固韩江(潮州段)全国示范河湖建设成效。汤溪水库、龙湖古寨、凤凰溪、桂坑水枫岛公园等碧道项目成为重要打卡点。
探索发展水经济。全面摸查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滨水空间优越的河湖资源优势突出的江河湖库,探索水生态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转化。以韩江“一江两岸”、汤溪水库等为载体,利用好城乡优质水资源、良好河湖空间禀赋和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支持韩江水上游艇、潮安峙溪河漂流及汤溪湖休闲旅游度假生态体验区等水经济项目。盘活水库资源,推进水库运行管理和资源利用,完成市凤溪水库、湘桥区岗山水库提质增效特许经营项目。
四、坚守水安全底线,筑牢水安全保障基础
持续扩大水利投资。“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1.31亿元,比“十三五”同期多完成31.5亿元,同比增长79.2%;年度完成投资26.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
增强防灾减灾和水资源调配能力。全市大江大河堤围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北溪、官塘、潮澄、炮台等病险水闸重建工程稳步推进,汤溪大型水库及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扎实开展;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钱东水厂、潮安区第三水厂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加快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建设。按照“以城带乡、能延则延”的原则,推动粤海水务、深圳环水等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扩建水资源调配工程、“小小联合”或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等,“延扩并”并举,持续提升县域供水一体化与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87.7%,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