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创新“无项目审计”模式,推动困难群众救助“有保障”

2024-09-19 14:43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2022年以来,潮州市聚焦重点民生领域,深度挖掘各部门数据资源,开发大数据审计平台,创新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无项目审计”模式,实现困难群众救助的常态化“经济体检”,有力促进全市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一、“数据建模+疑点核实”,织密监测“预警网”

        市审计局深入研究我市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政策文件及业务流程,梳理历年来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审计中发现的系统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精准提取民政、医保、社保、工商、公积金、残联、疾控等部门的关联数据,“量身定做”数据分析模型28个,为跨行业、跨部门、多维度的大数据关联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数据建模进行监测预警,精准锁定数据疑点。2022至2024年,向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发出数据疑点问题32635条,涉及9666人次。市民政局将 143 名不符合纳保条件对象退保,将 89 名符合条件对象纳入特困供养。市医保局及时落实县(区)补发533人医疗救助127.84万元、追回17人医疗救助资金0.69万元。

        二、“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扎紧政策“兜底网”

        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动态监测排查低收入人口救助,同时组织“双百”社工、审计人员入户核查,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市民政局通过线下核查整改3973人次,精准推送应纳入特困供养的低保人员860名,促进56名低保残疾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追回财政资金11.85万元。市审计局针对大量特困人员未入住养老院、救助政策保障不到位的情况,入户走访特困人员30名,围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定工作不规范、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财务管理混乱等20个问题向市民政局发出建议函,推动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保障机制,切实扎紧政策“兜底网”。

        三、“数据共享+部门联动”,筑牢救助“监管网”

        三年的“无项目审计”探索,推动民政、教育、公安、人社、自然资源、卫健、市监、医保、残联等十个职能部门建立困难群众家庭基本信息共享核查机制,打通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我市困难群众救助监管体系更加高效协同。市民政局建立“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联合市财政部门对县区民政资金支出情况动态监控,对执行进度 缓慢或滞后、偏离目标及原用途的项目,督促限期整改;加 强指导监督,入户抽查救助落实情况,规范补助资金发放工 作。市医保局推出“主动救助、免申即享”新模式,完善医疗救助工作体系,有效发挥医疗救助基础性、兜底性保障作用。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