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

( )

2010-06-08 20:22
来源:潮州市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


(2009年11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制定促进就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全省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省促进就业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相应协调机制,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成立由专家、企业和劳动者代表组成的就业政策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促进就业具体措施提供咨询。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就业条件,促进充分就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促进就业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第二章  政策支持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安排主要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时,综合考虑对就业的影响。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增加就业岗位。政府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就业岗位变动、人力资源配置等内容。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审核项目对就业的影响。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就业专项资金按规定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创业培训、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创业资助,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