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认证”茶香 匠心“点绿”金山——饶平县新丰镇2025年度春季制茶技能培训赋能产业振兴
3月11至12日,潮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锚定“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联合新丰镇政府在山区茶农即将开摘春茶时节,抢抓机遇,创新打造“技能培训+职称认证”双轨现场培育模式,在饶平县新丰镇举办2025年度春季制茶技能培训班。近50名茶农、茶企骨干及行业新锐在茶叶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沉浸式培训实现技能的进阶蜕变,为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培训构建“理论筑基+技艺淬炼+创新拓展”三维体系,特邀高水平制茶能人李诗忠、柯卓凡、文卓文、曾瑞发等4位资深专家组成教学团队。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框架,在茶树生态养护、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制作加工等基础模块外,创新融入风味物质解析、创新茶制作等前沿内容。实操环节采用“一茶多制”训练法,学员们在实训基地完成单丛茶“日光萎凋-碰青摇青-杀青揉捻-烘焙提香”全流程演练,全面掌握对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的加工工艺,并通过对比实验掌握温湿度调控等关键因素对茶黄素、茶多酚、儿茶素等营养成分的形成影响,进一步提高学员种茶制茶的理论水平与实操能力。
乡村人才振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要抓手,培训现场特设“乡村工匠职称政策宣讲会”,将人才评价标准与教学体系深度嵌合。作为广东省首创的“实战型”职称评价体系,乡村工匠职称评审打破学历资历桎梏,重点考察实操能力与产业贡献。凤凰镇乡村工匠茶叶专业评审试点中已有200余名茶农获评工程师职称的成功经验,为新丰镇学员树立了“技能变现”的鲜活样板。人社政策宣讲专员结合凤凰镇试点经验与新丰镇实际情况,通过为茶农解读职称评审标准、申报流程、业绩成果转化指南,现场答疑解惑,鼓励更多人参与职称评定,助力茶农从“经验传承”迈向“专业认证”,为乡村振兴储备更多“带不走”的本土人才。
对于这次职称评审政策宣传,培训导师李诗忠讲道:“单丛茶作为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的一类,工艺尤为重要,职称认证是对茶农培训的认可,也是外界对茶农工匠、茶加工工程师的认可,对于茶文化的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次培训让我系统理解了做青环节的生化原理。”年轻学员小詹在操作数控摇青机时感慨,“以前父辈传授的经验是凭感觉控制摇青力度,现在能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控制判断摇青时的转速和时长来做青了。”这种认知跃迁正在改变我市传统茶业生态—在实训基地,智能化萎凋槽与古法竹筛工艺和谐共存,光谱分析仪的数据为老师傅的“看茶制茶”经验提供科学佐证。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交融,以及为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正是技能人才、乡村工匠培育的意义所在。
潮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局作为新丰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工作的挂钩单位,希望通过组织本次制茶技能培训,为新丰镇乃至整个饶北山区农村转移劳动力赋能,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下来人社部门将着力构建“培训评价-职称晋升-就业指导”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如斗茶、品评和经验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育更多行业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切实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让“一片叶子”带动整条产业链增值,真正实现“培养一批人才、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