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进行时!潮州春耕现场会有这些部署
农时不等人,眼下正是春耕春播的好时节。在潮州市湘桥区西都村的丝苗米种植基地,透过数字化服务平台,丝苗米基地“耕种管收”各环节的数据一览无余,这些数据将为丝苗米生长阶段作出农事指导建议;山野间,一次性携带120斤化肥的无人机盘旋而上,一小时就能完成数亩地施肥工作;沃野上,几台自动播种机来回在田间穿梭,不一会儿,一棵棵秧苗整齐有序种下田里,迎风而立……一首春耕播种协奏曲正奏响潮州大地。
3月18日,潮州市春耕生产会在这里召开,潮州市领导带队来到西都村的田间地头,实地调研春耕现场,观摩新农机、新品种、新科技、新技术展示及演示,提早绘好“春耕图”。
今年,潮州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3.54万亩、产量27.26万吨,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19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07万亩,甘薯产量2.88万吨。
围绕目标任务,潮州提出,既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也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遏制“非农化” 让农田姓农、良田种粮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稳面积是基础和前提。潮州提出,通过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真正让农田姓农、良田种粮。
随着许多农民进城务工,许多田地已被闲置。对此情况,潮州将开展保数量清闲田工作,持续开展15亩以下撂荒地普查,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合作社代耕代种、村集体托管复耕等方式推动复耕复种,强化后期管护和检查跟踪。
潮州还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灌排渠系、机耕路等农田水利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和综合产能,创建一批“吨粮田”,逐步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粮食产量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扩大规模种好田。潮州将重点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改革激活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各种专业型、社会型、服务型的公司企业,推动装备、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高效整合,着力构建公益和半公益、经营性组织相互协同的服务体系,畅通粮食生产、收购、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完善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最大限度调动小农多种田、种好田。
大面积提高单产 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关键还在于科技和人才,在春耕春播这场“大戏”中,如何让新质生产力站“C位”?
潮州提出,继续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全要素生产率,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
抓住“种子芯片”着力点,潮州将围绕饶平香米等本土优质农业资源,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在产业化上出实招,对标“圳品”等一流标准,加大品牌塑造、质量管控力度,全力培育打造更多潮州特有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把当家品种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潮州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碎片化,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上具有潜力。对此,潮州提出,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农业智能化、科技化转型。
与此同时,紧扣“新农人”关键点,围绕粮食增产、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重点领域,让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并组织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等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零距离”服务指导,发挥“田秀才”“乡创客”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推动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