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干群齐心 打造新农村样板村
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竹山梅林交相辉映,声声鸟鸣不绝于耳,沿途独具竹韵古风的建筑物映入眼帘,俨然一派“世外竹源”的好景致。
作为新时期省定贫困村,如何后发赶超,实现美丽蜕变,驻村干部总结说:“市县镇村拧成一股绳,干群齐心,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是关键所在。”
一、科学编制规划,谋绘美好蓝图
东明村以“竹”“梅”特色产业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元素,秉持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运用文化元素实行见缝插绿、见空建园,彰显出独具潮汕风貌和客家韵味相融合的特色。
增加了沿路立面项目,以户为单位,对主墙面颜色选定、屋顶、墙裙搭配进行逐一设计,突显“石头竹子米黄墙”的东明特色乡村建筑肌理。
二、全面落实三个三,创建宜居家园
“村民能不能理解我们,并参与到其中来,是我们能不能完成清拆工作的关键。”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成立环境整治“党员先锋队”,采取“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有职党员分片包干”的清拆工作模式,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清理整治工作。
党员干部带头干,大大激发了村民开展环境整治、改善美丽家园的热情,掀起了全面向“脏乱差”现象开战的高潮。
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清理了垃圾杂物、杂草、淤泥等472处1567.1吨,拆除危、旧、弃房及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80处2139平方米,美化绿化59处7626平方米,完成“三线落地”工程,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常态化,营造整洁、干净的乡村人居环境。
三、凝聚社会力量,打造特色亮点
积极引进企业到村发展观赏竹产业,引进20多种观赏竹品种,建成观赏竹生产基地,带动贫困劳力就业和观赏竹种植,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自力更生造血能力的同时,结合村庄具体规划,利用不同品种的竹子加以点缀,互相呼应,共同衬托东明村的整体风貌。
挂钩帮扶单位潮州市教育局发动5所学校300多名教职员工,对老围屋进行修整提升,立足该村原有古村落面貌,利用闲置的砖头、石磨及竹器等物件,突出竹、梅、石等元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原来的“危楼”活化成客家围楼风貌,经整治提升,老围屋焕然一新,这一大胆创新成为潮州市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一大亮点。
四、发挥群众智慧,共建美丽东明
与一些地方大兴土木建新村不一样,东明村的施工队多数由本村村民组成,村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地的绿竹资源和村内老物件改造旧民居,曾经脏乱差的卫生死角被打造成一处处环境幽雅的小广场、小景观。
村民陈炳辉利用自家的废弃猪舍,改造建起了农家乐,猪舍大变身成为餐馆包厢,废陶罐、老稻草、大石头全成了装饰的宝贝,院子里各色花卉竞相开放,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此外,东明村还深掘村里红色基因和乡土故事,生动还原“画眉古井”“地下交通站”“红军墓”“石寮秘密会议旧址”“神龟石”“龟蛋石”“仙师爷”等文化印记,进一步挖掘、整理、撰写与分享,通过讲好乡村故事,“塑形”与“铸魂”相结合,在焕发贫困村新活力同时,引导大众见贤思齐、传承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