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十二届五次会议第51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潮州市委员会十二届五次会议第51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盟市委会:
首先,感谢贵会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支持!提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我市接下来做好非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局会同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单位进行研究,现将情况作汇报。
一、加强保护,夯实非遗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非遗基础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保护机制。潮州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城,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已公示未公布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38 项(含国家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77人(含国家级);拥有国家级工作站1个、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26个、省级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接下来,市文广旅体局将继续夯实非遗基础建设,推进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按照省厅申报省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工作部署,积极向上级推荐非遗项目,推动非遗项目提档升级。二是激活潮州美食文化,去年底以来我市启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李雅林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晓军为第一副组长,副书记崔建军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文森、副市长李克俭为副组长的创建“世界美食之都”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外办、市文广旅体局等30多个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全力推动申报工作。接下来,潮州市将继续开展申报工作,争创“世界美食之都”,增加潮州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加强非遗保护成果的整理和利用,编辑出版相关资料,做好静态保护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传承保护良好氛围
近年来,市文广旅体局高度重视非遗宣传推广,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博物馆“潮州木雕展"、广州塔“广州-潮州非遗精品展”等近40 多个国内大型展览展示活动。我市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 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5项金奖;潮绣和潮 州木雕荣获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工匠之星”最高奖;麦秆画灯和麦秆工艺蓝牙音箱入选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作品。推动非遗进景区,在广济桥、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国家级文物点专设文化观光、非遗展演、婚纱走秀、茶艺表演、刺绣表演等功能,广济桥重现“一里长桥一 里市”文化盛景。在牌坊街开展“文化古城,乐享名街”活动,定期举办"潮州大锣鼓”“潮州鲤鱼舞”等文化活动600多场次, 该活动品牌获评省文旅融合优秀案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各文物景区组织潮州木雕、潮绣、潮州工夫茶等技艺表演,开展非遗展览、集市、培训班、专题讲座等20余项非遗主题活动。接下来,市文广旅体局将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主要传统节日举办非遗特色活动,打造潮州非遗文化品牌;组织非遗项目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推进文旅融合;打造大型非遗盛会,推动非遗对外交流宣传;推动主流媒体加大非遗宣传的传播力度,丰富传播手段,扩大潮州非遗影响力。
三、培养人才,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一是完善技工学校“非遗”人才培养。探索设立非遗传承系,推进传统工艺专业集群化发展,把潮菜、工夫茶、潮绣、麦秆画、木雕、潮瓷、潮塑融入烹饪、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陶瓷工艺等现有专业,创新非遗项目教学题材,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项目体验活动,通过学校学历教育、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创业孵化等四个层次拓宽培养渠道。二是加强“非遗”人才引进。市人社局将非遗保护及传统工艺相关专业纳入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按层次给予生活补贴和安家补贴。招聘储备人才指派到市工艺美术研究院、潮州窑博物馆从事传统工艺研究,提升传统工艺历史保护和理论研究水平。三是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根据省人社厅工作部署,将于今年在市农业农村局组建农业农村专业(含乡村工匠人才)评审委员会,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其中乡村工匠专业人才“技能技艺类”设置民间美术、乡村戏剧、民间音乐、民间杂技、传统工艺等专业,市人社局将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支持乡村“非遗”传承人申报,进一步培养和壮大乡村“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为“非遗保护”奠定人才支撑。
四、加强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课堂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加快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在学校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艺术节等阵地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创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契机,充分挖掘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邀请潮州民间艺人、传统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进行教学传承,认真开展潮州大锣鼓、潮州方言童谣、舞龙舞狮、潮州铁枝木偶、潮州花灯等十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我市共创建3所“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7所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17所“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7所“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100所“潮州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30所“潮州大锣鼓进校园示范学校”;15个“潮州市中小学优秀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开展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使我市青少年儿童更好地接触、学习、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爱乡爱国的思想感情。
五、加大投入,奠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
为切实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近 年来,市财政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从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全力支持,为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9-2020年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专项补助资金约1463.5万元。市财政用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逐年增加。2021市本级列入年初预算的涉及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专项资金约239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接下来,市财政部门将继续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支持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支持非遗的交流和展示,促进弘扬潮州优秀文化,让潮州文化发扬光大。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6月10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府办建议提案科。